内蒙古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十年发展(2007-2017)2017-09-05    编辑:社会科学处

2017,内蒙古大学迎来六十周年华诞,也是社会科学处成立十周年。作为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内蒙古大学积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研究特色和文化底蕴,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需要,推进了理论创新,促进了学术繁荣,增强了学术引领能力,加强了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工作,在项目、成果、获奖上获得了突破性和跨越性增长,实现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内蒙古、为打造内蒙古这道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承担重大项目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在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承担完成方面,均有新突破和新增长。十年来,我校文科获准各级各类项目1321项,获准经费1.25502亿元(年均获批1255.02万元,是“十一五”初2006373万元的3.4倍)。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3项,获准经费3531万元(年均获准19.3项,年均获准经费353.1万元,是“十一五”初20069项的2.2倍,获准经费79万元的4.5倍);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31项,获准经费1798万元(年均获准13.1项,年均获准经费179.8万元,是“十一五”初20063项的4.4倍,年均获准经费60万元的3倍)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获准22项,获准经费220万元(年均获准2.2项,年均获准经费22万元,“十一五”初20060项,是前一个十年 8项的2.8倍)。

特别突出的是,我校“十二五”以来,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等重大课题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和大幅增加,共获批上述各类重大项目14项(“十一五”及2006年初为0项,年均获批1.4项,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准经费985万元。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数和获准经费,在自治区高校中处于首位,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中处于前列。我校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匈奴通史》的获准立项,填补了我区此类项目的空白。据青塔网报道,20072016年的十年间,学校获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位列全国第53位。

学校积极加强民族文化研究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十年中,共承担国家民委和自治区横向课题184项,争取横向经费3378.2万元,涵盖了 “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草原文化建设项目”、“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项目”、“蒙汉法律文化出版工程”等自治区重大和重点委托项目,对国家和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和民族文化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成果和获奖获得大幅增长,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产出一批在自治区乃至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学校学科发展贡献率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学术论文和著作的数量显著增加。十年来, 发表SSCICSSCICPCI-SSH检索论文1448篇(是前一个十年1181篇的1.2倍);出版著作724部(是前一个十年331部的2.2倍);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共2项(是前一个十年1项的2倍)、国家图书大奖1项(过去是0)。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五届政府奖302项(占总设置数1815个的17%,是前一个十年57项的5.3倍);其中一等奖获13项(占设置数58项的22%,比前一个十年既实现了零的突破又有大幅增加)。

三、加强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科研平台作用得到大力发挥

学校一直以来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科研平台的核心是研究基地、中心和科研机构,科研平台是大规模有组织地科研创新的强大保障。

2007以来,科研平台的发展速度加快,学校文科新增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5个(较此前历史总和的5倍),新增自治区协同创新培育中心1个(过去是0),新增学校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共建研究中心3个(过去是0),新增省部级创新团队9个(过去是0)。

学校现有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其中教育部1个,自治区教育厅3个,自治区宣传部2个;自治区教育厅培育基地1个;自治区协同创新培育中心1个;挂靠学校的各类学会(社团)11个。学校与自治区纪委、教育厅合作共建了“内蒙古廉政研究中心”,与自治区人大法律委员会合作共建“内蒙古立法研究中心”,与自治区政府合作共建了“内蒙古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为国家和自治区相关决策咨询服务。201612月,学校成立了内蒙古大学社科联,对挂靠我校的社会科学类学会、协会进行管理和服务,提供学术活动年度经费支持。

加强了获批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唯一的协同创新中心——“蒙古族及北疆民族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2014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受邀参加了四川大学牵头申报的“中华多民族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蒙古学学院受邀参加了北京语言大学牵头申报的“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受邀参加了北京大学牵头申报的“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新增了“萧乾文学博物馆”和“内蒙古大学校史馆”两个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加强了对挂靠我校的4个国家级和7个自治区级社会科学类社团的监管和服务工作。

加强了科研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了合作攻关能力。学校加强了三个层次共27个文科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和支持;在社会科学领域领域,首次入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6个;入选自治区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个。创新团队已有多项合作成果,培育和提高了申请和承担重大攻关课题的能力,集成创新功能得到了明显发挥。

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智库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学校逐渐形成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体系,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积极进行决策咨询服务。十年来,共有185篇决策咨询研究报告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及部门采纳(是前一个十年66份的2.8倍)。

大力加强智库建设工作,着眼于服务“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研究,先后成立了“蒙古国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加强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唯一的协同创新中心——“蒙古族及北疆民族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蒙古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工作。

201612月成立了“内大智库”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开展了内大智库共建工作,定期向自治区党政机关推荐优质调研报告,为大力提升我校社会服务能力提供了平台支持。2016年内蒙古大学组织推荐“蒙古学研究中心”申报“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该中心成功入选并成为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同时也是内蒙古高校唯一入选机构。2017年又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确定为首批高端试点单位。2017年内蒙古大学入选“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作为自治区唯一入选高校。这些都提升了我校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培育、造就和真正形成新型“智库”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学术交流与合作成效明显,学术影响力明显增强。

十年来,承办的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大幅增加,共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类国际学术会议26次、国内学术会议132次。这是建校以来举办学术会议最多的十年。学校积极组织学术交流在更好的氛围、更高的层次与水平上开展。首先,定期组织校级学术活动,邀请校外知名学者、政府和企业界名人来校做学术和时事报告。其次,通过学校和学院的努力,积极和定期地举办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会议等,活跃了学术气氛,创建了浓厚的学术环境。対蒙俄的交流合作力度加强,学校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得到扩大,学术和文化的影响力得到增强。

总之,十年来,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据青塔网报道,2016-2017年的全国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第95,综合类排名第30位。这说明我校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和影响力已经得到了快速提升。目前内蒙古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人才—基地—团队—项目—成果”“五位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和格局,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为我国北疆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等重要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哲学社科科研工作虽然在这十年取得了较大成绩,实现了国家重大项目突破和重大成果的产出,构建了科研人才、创新体系、平台条件等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形成了进一步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实力和工作与大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功能作用相比,与所承担的人才培养和民族文化传承任务相比,与满足服务社会要求的能力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和不足之处,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公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十三五”时期,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形势和机遇。当前,全国上下大力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中央和教育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件精神,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和地位更加明确和突显,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也更高。关键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迈入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加强应用的新阶段,迫切需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成果质量和学术水平,形成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承担着更多的繁荣发展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的重任。要紧紧抓住“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提升计划”、“国家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一省一校计划”的机遇,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扬长避短,在新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创新。

  内蒙古大学副校长  额尔很巴雅尔教授

 

关闭